就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及該如何應對就業難的問題,我們BNET商學院采訪了MBA智庫人力資源總監王懷奮先生。
大學生如何應對就業難的壓力
MBA智庫人力資源總監王懷奮
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也說:“過往是未來最糟糕的向導,我們永遠面對不可預期的狀況,在這種情勢中,企業需要對于未來有興趣的人才?!蔽磥?,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人才將是現在以及未來的搶手貨?王懷奮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分析說,如今,中國經濟逐漸進入平穩增長階段,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是未來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才需求勢必會朝著高端方向發展。未來云計算、移動技術、軟件人才,以及BI方面的人才方向,尤其是高端軟件人才,將會成為搶手貨。
在王懷奮看來,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特需的專業人才,大量傳統制造型企業觸網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對電子商務及技能人才的需求進一步釋放,而電子商務領域的技術研發、網絡營銷、產品策劃、運營管理等人才早已水漲船高成為眾多制造型企業的香餑餑。與此同時:和創新型企業密切配套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都成為大量民營企業不斷新增的職位需求。制造業技能人才缺乏不只是在中國出現。世界經濟論壇與德勤有限公司最近聯合發布研究報告《制造業未來:機遇推動經濟增長》估計,技能人才缺口全球已達1000萬。而這一趨勢或許將為人才招聘行業帶來又一新的增長動力。移動互聯網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引發了移動人才荒,2013年移動開發人才需求50萬,未來人才需求缺口將達百萬。
在談到難以改變就業難整體形式的原因時,王懷奮說:“就業難的成因主要是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于實際需求,特別是結構性的供過于求。高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不協調;國家經濟結構的影響,產業結構調整未能有效吸收過剩勞動力?!?/P>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未來5年,我國青年就業壓力巨大。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可能會持續更久。高校畢業生很難放下身段,從事簡單勞動。而這種觀念,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而高校擴招的勢頭未見減弱,使得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在短期內也不會有太大改善?!?/P>
在應屆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上,王懷奮給出了三點建議:“首先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其次要參加就業培訓,擁有一技之長。第三要自主創業?!?/P>
對于海龜回國就業該如何面對就業難的問題,王懷奮認為:“海歸應該忽略自己的教育背景,著重強調自己在國內的工作經驗、熟練的外語水平以及在海外的工作經驗。海歸擁有良好的英文應用能力,其出眾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在競爭中優勢很明顯,另外,國外課程設置靈活,海歸的實踐能力相對要強。缺乏工作經驗,主要是在國內的工作經驗比較少;二是脫離國內環境的時間比較長,人脈關系不足?!?/P>
在就業壓力大,很多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的問題上,王懷奮給出了四點建議:“首先建議企業與高校的合作,通過高校就業中心舉辦人才創新大賽。其次,建議企業自己舉辦培訓中心,通過培訓上崗。第三,建議人才獵頭或者招聘中介機構來負責招聘或者培養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建議通過職業學?;蛘呙褶k高校大學的職業培訓機構來訂制培養特殊專業和技能人才?!?/P>
應聘者在面試的時候并不是一帆風順,會有很多原因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那么,應聘者究竟該如何去認真的去總結面試屢敗的經驗教訓?王懷奮認為:“首先,做好面試前的準備,把簡歷拿出來再做仔細的修改和調整;認真回想、反省自己在面試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調整心態,把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展示出來,積極面對每一次考驗,offer一定很快來敲響你的門?!?/P>
對于畢業創業的問題,王懷奮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自主創業對創業者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很高,比如說,像資金、產品、技術、市場銷售、人事財務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解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以及足夠的資金,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很大。
本文地址:/rczx/55337.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帶上知識“見面禮”提高求職成功率
下一篇:工作不順心時如何借力而上?